redis与memcached

Memcached介绍

Memcached是一种基于内存的key-value存储,用来存储小块的任意数据(字符串、对象)。这些数据可以是数据库调用、API调用或者是页面渲染的结果。一般的使用目的是,通过缓存数据库查询结果,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以提高动态Web应用的速度、提高可扩展性。

memcached作为高速运行的分布式缓存服务器,具有以下的特点。

  • 协议简单
  • 基于libevent的事件处理
  • 内置内存存储方式
  • memcached不互相通信的分布式

与数据库协同合作的过程:

1.检查用户请求的数据是缓存中是否有存在,如果有存在的话,只需要直接把请求的数据返回,无需查询数据库.

2.如果请求的数据在缓存中找不到,这时候再去查询数据库。返回请求数据的同时,把数据存储到缓存中一份。
3.保持缓存的“新鲜性”,每当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比如,数据有被修改,或被删除的情况下),要同步的更新缓存信息,确保用户不会在缓存取到旧的数据.

Redis介绍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和hash(哈希类型)。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础上,redis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

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

Redis 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 redis的出现,很大程度补偿了memcached这类key/value存储的不足,在部 分场合可以对关系数据库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Redis作为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具有以下特征:

  • 多样的数据模型
  • 持久化
  • 基于内存存储方式
  • 主从同步

综合结论

应该说Memcached和Redis都能很好的满足解决我们的问题,它们性能都很高,总的来说,可以把Redis理解为是对Memcached的拓展,是更加重量级的实现,提供了更多更强大的功能。

两者都是非关系型内存键值数据库,主要有以下不同:

Memcached与redis区别

1.数据类型

Memcached 仅支持字符串类型,而 Redis 支持五种不同的数据类型,可以更灵活地解决问题。

2.数据持久化

Redis 支持两种持久化策略:RDB 快照和 AOF 日志,而 Memcached 不支持持久化。

3.分布式

Memcached 不支持分布式,只能通过在客户端使用一致性哈希来实现分布式存储,这种方式在存储和查询时都需要先在客户端计算一次数据所在的节点。

Redis则在服务器端构建分布式存储。Redis Cluster是一个实现了分布式且允许单点故障的Redis高级版本,它没有中心节点,各个节点地位一致,具有线性可伸缩的功能。其中节点与节点之间通过二进制协议进行通信,节点与客户端之间通过ascii协议进行通信。在数据的放置策略上,Redis Cluster将整个 key的数值域分成16384个哈希槽,每个节点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哈希槽,也就是说当前Redis Cluster支持的最大节点数就是16384。

4.内存管理机制

Memcached 将内存分割成特定长度的块来存储数据,以完全解决内存碎片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会使得内存的利用率不高,例如块的大小为 128 bytes,只存储 100 bytes 的数据,那么剩下的 28 bytes 就浪费掉了。

在 Redis 中,并不是所有数据都一直存储在内存中,可以将一些很久没用的 value 交换到磁盘,这样能保证数据的持久性。而 Memcached 的数据则会一直在内存中(断电会挂掉,数据不能超过内存)。

5.应用场景

Memcached:动态系统中减轻数据库负载,提升性能;做缓存,适合多读少写,大数据量的情况(如人人网大量查询用户信息、好友信息、文章信息)

Redis:适用于对读写效率要求都很高,数据处理业务复杂和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系统(如新浪微博的计数和微博发布部分系统,对数据安全性、读写要求都很高)。

文章目录
  1. 1. Memcached介绍
  2. 2. Redis介绍
  3. 3. Memcached与redis区别
    1. 3.1. 1.数据类型
      1. 3.1.1. 2.数据持久化
      2. 3.1.2. 3.分布式
      3. 3.1.3. 4.内存管理机制
      4. 3.1.4. 5.应用场景
| 139.6k